iPhone Air解决了三大痛点(苹果自己造成的)

blank发表于1 个月前

打造成功产品的关键在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。但如果没有问题了呢?那就得创造问题。或者创造三个。

在今日举办的“惊艳降临”发布会上,苹果推出了厚度仅5.6毫米的史上最薄智能手机iPhone Air(甚至比这17款超薄产品更薄)。但苹果并未重点阐述这款超薄设计的优势,反而将大量时间用于向用户保证:这款设计的明显缺陷都不会成为问题。

正如我之前所言,将熟悉的iPhone设计做得更薄是个奇怪决定——用户需要在三个重要方面做出妥协,而换来的更多是美学层面的升级。不过别担心!苹果已经着手解决这些自己制造的问题。

痛点一:耐用性

当iPhone Air即将发布的传闻甚嚣尘上时,几乎所有人首先想到的都是2014年7.1毫米iPhone 6 Plus发布后引发的“弯曲门”事件。既然那款设备容易弯曲,5.6毫米的iPhone Air岂不是更糟?

并非如此!苹果急忙解释称iPhone Air采用航天级钛金属机身,“远超苹果严格的抗弯强度标准”(新闻稿如是说)。正面配备全新陶瓷盾玻璃2代,背面则(推测为初代)陶瓷盾玻璃保护。抗刮能力提升3倍,抗裂能力提升4倍,成为史上最坚固的iPhone——它也确实需要如此。

陶瓷盾玻璃守护你的每一天

痛点二:电池续航

机身厚度削减28%意味着电池容量缩减。但苹果再次强调这并不代表续航缩水,并模糊提及“软件优化”与非常规内部架构(将扬声器与苹果芯片组件集成至相机模块,现更名为“平台式结构”),从而为电池腾出空间。

不过延长续航的最佳方式仍是降低能耗。iPhone Air搭载三款全新苹果芯片(配备4能效核的A19 Pro处理器、能耗较前代降低30%的C1X蜂窝调制解调器、N1无线芯片),成为“史上能效最高的iPhone”。

iOS 26同样助力续航:全新自适应节能模式可学习使用习惯,智能调节耗电。但此功能并非Air独有,只是确实实用。

总体而言续航表现尚可。访问苹果官网的iPhone对比页面(而非Air专属页面仅支持与iPhone 15或更早机型对比),你会发现即便与近期机型相比也毫不逊色:Air视频播放时长预计达27小时,虽低于iPhone 17(30小时)、17 Pro(33小时)、17 Pro Max(39小时)及16 Pro Max(33小时),但远超iPhone 16(22小时),略胜16e(26小时),与iPhone 16 Pro/16 Plus持平。

若续航真成问题,你还可以购买同期发布的99美元MagSafe外接电池(仅兼容Air)。

iPhone Air竟塞进了超出预期的电池

痛点三:相机性能

Air设计的最后明显缺陷是后置相机仅配备单物理镜头。这堪称惊人倒退——除入门款SE与16e外,自2018年XS起iPhone就标配至少双后置镜头,而2019年11 Pro起Pro系列更配备三镜头。鉴于iPhone已取代数码相机成为主要拍摄工具,如此大幅缩水令人担忧。

为此苹果再次出面安抚。公司未将其称为单镜头系统(2022款SE在对比页中标为单摄,16则明确标为双摄),而是强调“二合一镜头”:4800万像素融合主摄+1200万像素2倍长焦。这与iPhone 16e的营销策略如出一辙(苹果官网称其搭载“二合一相机系统”)。

但Air和16e真具备双镜头吗?所谓“1200万像素长焦”实则指2倍光学(或称“光学品质”)变焦——自iPhone升级4800万像素后,所有机型皆可通过传感器中心裁剪1200万像素实现此功能。对比没有长焦的iPhone 16可见:两者最大光学变焦均为2倍。但16具备超广角镜头支持0.5倍缩焦,而Air既不支持微距也不支持空间摄影(16均具备)。

显然Air的后摄模组存在短板,很难说全面媲美近年双镜头iPhone。但若说其成像质量差亦令人意外:iPhone影像实力已远超多数人需求,即便评测16e等性能受限机型时,也需在极端拍摄条件下才能察觉明显不足。

至于前置相机则是另一回事:显著升级至1800万像素(全系16为1200万),新增iPad专属的居中追踪功能,依托人脸检测自动构图。更大方形传感器支持竖握自拍(最便捷姿势),居中追踪可智能切换横/竖构图。前置镜头还支持4K HDR超稳定视频。

单镜还是双镜?

其他方面完美无缺

有趣的是,发布会对于Air最大卖点“极致轻薄”的阐述远少于本文讨论的三大痛点。发言人仅以诗意的“掌握未来之感”、“触手方知真实”带过,却未解释为何需要5.6毫米手机——毕竟7毫米以上机型已被完美接受十余年。

iPhone 17 Air是款非凡的手机。

真有人因牛仔裤口袋太紧而装不下iPhone 16?16e太重了吗?我们真的需要更薄的iPhone?这部分尚需说服。

但它无疑是件美丽的产品:镜面质感出色,配色优雅(或许过于低调,期待17系列的鼠尾草绿)。6.5英寸亮丽显示屏较16的6.1英寸跃升明显,ProMotion自适应刷新与全天候显示功能虽在17系列已有,仍值得赞赏。A19 Pro芯片对当前应用性能过剩,却意味着更持久的未来适应性。

总之,iPhone Air足够吸引我亲自体验。目前我仍认为制造如此薄的手机毫无意义,但科技发展史告诉我:使用Air或许会改变想法。待到明年18系列发布时,我可能已习惯5.6毫米机身,再也无法忍受更厚重的设备。

欲了解更多新款手机信息,请参阅我们重磅推出的iPhone 17终极指南。

Mac软件资讯
60

全部评论 0

暂无跟帖

没有了

到底了

查看更多

发表评论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2507222545请先加好友
在线客服加载中...